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>新聞資訊
“吃飽了,好困啊!”
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,一頓美食剛入肚,就開始哈欠連天,困意擋也擋不住,妥妥的“飯困”。為什么吃飽后,特別是午飯后會犯困呢?
午飯后犯困的原因
對多數人來說吃飽犯困是正常的生理現象。
人一旦吃飽,體內就會分泌膽囊收縮素,這種激素會影響大腦負責睡覺的部門,所以有了它想不犯困都難。
其次,午飯時胃腸開始消化食物,血液會集中供應胃腸以吸收營養物質,腦供血就會隨之減少,便會犯困。特別是當午飯攝入的碳水化合物過多時,體內的血糖迅速上升后下降,人就會感到沒有力氣,昏昏欲睡。
午飯后犯困怎么緩解?
要想下午不犯困,午飯得有講究。

首先,減慢身體對碳水化合物的吸收。多吃含有蛋白質的食物,如魚、蛋、豆制品等,少吃碳水化合物,如米飯等主食。由蛋白質和蔬菜組成的午餐,對大腦清醒程度以及保持敏銳的思維起決定性作用。
午飯后不要立即入睡,進行簡單的散步等來促使脾胃的陽氣加速消化食物,同時動員身體存儲氣血而滿足人體的需求,解除困乏。
午睡時間不宜過長。午時是人體陽氣最盛的時候,稱為“合陽”,此時陰氣初生,所以飯后可以小寐或入靜,30分鐘即可,使身體得以平衡過渡,提神醒腦、補充精力,同時還能增強機體抵抗力。
飽后犯困還可能是身體在預警
可是如果調整后還是犯困,那就可能是你的身體在預警!
除了生理性的反應會導致午飯后犯困,一些疾病也會導致飽后犯困的現象。
01、餐后低血壓
老人、高血壓患者、糖尿病患者等,最容易出現餐后低血壓,表現為飯后乏力、犯困、眼前發黑、頭暈等。餐后低血壓如果不及時治療,會增加心絞痛、腦缺血、認知損害及死亡發生風險。

02、糖尿病
糖尿病人的胰島素分泌不足,容易導致吃完飯后血糖“失控”,比常人更容易犯困、想睡覺。
03、甲減
甲狀腺功能減退(簡稱“甲減”),容易出現記憶力差、反應遲鈍、愛犯困的癥狀。
04、心臟病變
不僅是飯后困,整天都沒精打采、哈欠連天的,可能是心臟出問題了。吃飯時,血液集中分布到胃腸道內,以促進食物消化,此時供應心臟的血液就會減少,從而引起心慌、胸悶、乏力、困倦等癥狀。
一旦飯后經常犯困,就要及時調整用餐習慣,如果仍然犯困,還出現頭暈、乏力、困倦、暈厥、胸悶等不適,就要及時就醫,避免更嚴重的后果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