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>新聞資訊
目前,我國高血壓患者超過3億人,患病人數居慢性病之首。高血壓早期往往沒有明顯癥狀,但它悄無聲息地損害著心臟、腦、腎臟等器官,并可能引發嚴重的健康問題。
秋季早晚溫差大,血壓易波動
不像夏天容易感到口渴,秋天人們對水分的需求感下降,若水分攝入不足,血容量減少,可引起血壓降低。
氣溫轉涼,人體為了減少熱量散失,體表的血管會收縮,這會導致血管的阻力增加,導致血壓不穩定。
部分研究認為,日照時間的縮短可能會影響人體內一些調節血壓的激素(如腎素-血管緊張素-醛固酮系統)的平衡,從而影響血壓。
秋季早晚溫差大,容易導致血管反復擴張和收縮,增加血壓的不穩定性。
高血壓患者的飲食,有個“五色譜”
高血壓的發病與臟腑功能失調、氣血陰陽失衡密切相關。中醫認為,五色入五臟,用對五色食材,可以輔助穩血壓。
紅色系食物:山楂、紅小豆、番茄等
作用:紅色入心經,可通血脈,養心神。夏氣通心,高血壓患者在夏季需注意養心防暑穩血壓。
黑色系食物:黑木耳、烏梅、黑豆等
作用:黑色入腎經,有滋腎固本的作用。補腎陰可制肝陽,有助于血壓穩定。
黃色系食物:玉米須、黃豆、南瓜等
作用:黃色食物多有健脾和胃的功效,脾功能強健會減少體內濕氣的積聚,緩解濕熱內蘊引起的血壓升高問題。
綠色系食物:芹菜、苦瓜、荷葉等
作用:綠色入肝經,有平肝潛陽的作用,可改善肝陽上亢型高血壓。
白色系食物:銀耳、百合、蓮子等
作用:白色入肺經,可潤肺降濁,促進氣機和血液運行通暢,起到輔助調節血壓的作用。
五色巧搭配,這些穩壓食療方用起來!
1、雙耳聽芹(琴)
做法:黑木耳、銀耳焯水大約15秒,芹菜去筋。鍋中加入少許油,放入食材共同翻炒,最后放百合,加鹽調味,出鍋前勾薄芡。
作用:有平肝清熱、養陰潤肺的功效。
適宜人群:適用于肝陽上亢的高血壓患者,表現為脾氣急躁、失眠、口干口苦等。
2、涼瓜黃豆玉米須飲
做法:涼瓜100克、黃豆50克、玉米須30克、生姜3片,加水約1200毫升,大火燒開后,用文火煲50分鐘左右即可。
作用:有降心火、降壓降脂、健脾祛濕等功效。
適宜人群:適合有實火、濕氣重的患者,可表現為煩躁、口舌生瘡、目赤腫痛等。
注意:此代茶飲比較寒涼,一般適用于夏季,不適合冬季飲用。平時大便稀溏、手腳冰涼的人群也不宜飲用。
3、烏梅山楂肉桂飲
做法:烏梅15克、山楂15克、肉桂2克,冰糖少許(糖尿病患者可改為羅漢果5克),煮水代茶飲。
作用:有活血散瘀、斂肺生津、溫通經脈等功效。
適宜人群:適用于有虛火、腎氣不足的高血壓人群,可表現為頭暈、夜尿多、手腳偏涼、腰膝酸軟、倦怠乏力等。
小貼士:使用食療方時需注意,由于個人體質不同,需辨證施治。另外,秋季血壓波動大,高血壓患者需按醫囑調整藥量,不要輕易自行停用降壓藥。
